吴川妇幼——用专业关爱妇幼健康,全心全意为女性儿童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扫一扫,
关注我们
临床医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 > 临床医学
哪些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后并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的作用机制为: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药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饮酒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酒精成分即乙醇,会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从而造成乙醛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现象。鉴于酒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并且有些情况难以预知。所以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当尽量避免饮酒,即使是啤酒、果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最好也不要饮用,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引起不良反应症状。现整理一些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常见药物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指正。

一、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地嗪、头孢美唑、头孢孟多等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大多数抗生素类药物需经肝脏解毒代谢,此类药物与酒同时服用,会抑制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的大量蓄积而造成对肝脏的损害。

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等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二、其他抗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酮康唑、复方磺胺甲恶唑、呋喃妥因、氯霉素、红霉素等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引哚美辛、布洛芬、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双氯芬酸、,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酒精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四、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眩晕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引起重视。

五、止咳类药:如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等不宜与乙醇并用,可增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六、利尿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能通过排尿降低血压,乙醇也有扩张血管作用,服用利尿药的同时饮酒,可能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七、抗溃疡类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引起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因为药物抑制了胃内的乙醛脱氢酶,影响乙醛代谢,使血液中乙醇浓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八、镇静催眠类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等,乙醇会使该类药物的吸收增加,代谢减慢,从而使药物的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大大增加;另外乙醇本身对中枢神经也有抑制作用,因此这类药物与酒合用非常危险。

九、心脑血管用药,如硝酸甘油、利血平、维拉帕米、甲基多巴、肼屈嗪、胍乙啶等。这些药物有迅速扩张血管作用,一旦与酒同用,轻则会加剧头痛,重则会引起血压下降、血脂升高、肠胃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十、降糖药:如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在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药剂科  林康水)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广东省吴川市人民西路147号

邮政编码:524500

医院总机:0759-5502555

联系电话:0759-5507108

邮箱:wcfybjy@126.com

版权所有:吴川市妇幼保健院

粤ICP备102238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88302000126号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