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作为药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目的在于使药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发挥其治疗效果。药物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也可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重,故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一、 影响药物吸收
1、PH变化:很多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胃肠道经简单扩散而跨膜吸收,周围环境的PH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如抗酸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可增加弱酸性药物磺胺类药物、氨苄西林的解离,吸收减少。
2、形成络合物:药物同服时,由于相互作用而影响吸收。如抗酸药中的Ca2+、Mg2+、Al3+与四环素类同服,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而不利吸收;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与铁制剂或生物碱发生沉淀。故忌同服以免不利于药物吸收。
3、胃肠动力变化:影响胃肠道动力的药物可使食物、药物加速或延迟通过十二指肠、小肠,因而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如抗胆碱药(阿托品、山莨菪碱、颠茄、丙胺太林)能减弱促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增强胃肠运动功能的效应,两药合用时应予注意。
二、影响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分布过程)
多数药物能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型是没有药理活性的,也不能透过生物膜转运到靶组织或靶器官中。只有游离型药物才具有药理活性,能自由地在体内组织分布转运发挥药理作用。当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达到饱和时,若再增加给药剂量,游离药物浓度骤增;如合用两药竞争相似的结合部位时,则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亲和力高者能置换出亲和力低者,使后者药物的游离型增多,此情况下产生剂量相关的作用增强和毒性反应增强。如阿司匹林,依他尼酸等具有较强血浆亲和力,与口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抗凝血药等合用,可使后者血浆浓度升高。
三、影响药物代谢
1、加速药物代谢:如苯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等属肝药酶诱导剂,可使同服的洋地黄毒苷、苯妥英钠、阿米替林、甾体类激素药物等代谢加速,t1/2 缩短,药理作用减弱。
2、减慢药物代谢:如氯霉素、甲硝唑、异烟肼等属肝酶抑制剂,可使同服的双香豆素、苯妥英钠、氯丙嗪、甲苯磺丁脲等代谢减慢,t1/2 延长,甚至可产生严重毒性。
四、影响药物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当同服不同种药物时,可通过竞争性抑制肾小管的排泄、分泌和重吸收等功能,增加或减缓药物的排泄。如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类药可减少青霉素自肾小管的排泄,使青霉素血浆药物浓度增高,血浆半衰期延长,毒性可能增加。
结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品种、剂型、产地的药品进入市场;药物种类繁多,联合用药的广泛应用,给今后临床用药带来一个巨大的考验。故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十分必要。
(药剂科 林康水)